
身為毛爸媽,最關心的莫過於毛孩的幸福和健康。然而,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小事卻可能是犬貓壓力來源。當犬貓長期處於壓力下,無法自我消融,紓解管道又較匱乏時,就可能引發行為問題,甚至導致多種健康問題。
了解造成犬貓「壓力山大」的原因,對幫助我們的毛孩保持穩定情緒和生理健康至關重要!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照顧毛孩,還能進一步提升我們與毛孩的生活品質及幸福感。
一、什麼是壓力?
壓力,又稱緊迫,是一種動物在面臨危機時所產生的生理反應,它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機制。這種生理反應一般會在危機解除一段時間後消失,讓身、心恢復正常。
由於現代人身心高度專注以追求時效的生活方式,不僅大大增加壓力源與壓力重複發生的機率,同時也缺乏足夠的紓解時間,進而形成慢性壓力,影響我們的身、心。同理,和我們一起生活的毛孩自然避無可避。
如此循環往復,不僅慢性壓力持續累積,甚而直接、間接的導致犬貓免疫力下降、復原力減弱、行為改變、泌尿道感染、腸胃不適、加速衰老等健康問題。
二、造成犬貓壓力5大因素
每隻毛孩因其獨特的個性和經歷,對以下壓力來源的敏感度各有不同。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牠們的行為來判斷可能造成壓力的事件,進而減少牠們的接觸機率喔!
- 環境變動
家庭相關變動
家庭成員(包含犬貓)的數量與變動、陌生人來訪,以及家庭內部顯見的爭執或喧嘩,都會對犬貓的情緒產生影響!突發或大聲響
犬貓擁有比我們更敏銳的聽覺。當突然出現高分貝噪音,例如雷聲、煙火聲或施工聲,可能會讓毛孩感到驚慌和壓力。處罰與責罵
與教做錯事的小孩一樣,合宜適時的教導,往往比呵斥或處罰更能產生好效果。而未能掌握好時機、方法和尺度的處罰與責罵,不僅可能讓毛孩產生錯誤聯想,甚至導致毛孩壓力重重。
以狗狗尿在門口為例,當被處罰後,牠可能會誤以為在主人面前不能隨地大小便,進而產生憋尿的壓力。
缺乏自主機會
和我們一樣,毛孩也希望自己生活自由自在!「每天吃一樣的食物、走相同的路線、任何事都被安排好好」的犬貓日常,缺乏自主選擇機會,與他們的動物本能背離,有時也會給牠們帶來壓力!
當你看到這裡時,或許恍然大悟:「原來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毛孩的情緒!」然而,透過減少與壓力源的接觸、良好的社會化以及適當的壓力紓解,我們可以減少毛孩長期承受壓力的機會,同時提升牠們的健康和幸福感!❤️